close

 

我喜歡在帶孩子的空檔閱讀

親子教養類的書佔了我閱讀很大的部分

除了看別人的思維,也會發現自己有盲點的部分

我想摘要一些看過的書的一些觀念,和大家分享~

當然內容可能會很雜亂,只是一些重點式摘要,若有和你觀念衝突的,也可以再討論,

畢竟書也不是聖經~

 

*早睡早起是個迷思,早睡當然好,但早上睡得飽比早起有幫助

 

*不要以為教化類的卡通影片對小孩都很有幫助,也許中間卡通人物做了壞事最後變好,

   但小孩可能沒辦法完全吸收,所以也許只記得做壞是那一塊~

 

*在餐桌上可以學習分享不自私

  那天嫻開心的吃著桌上配色的洋蔥,我幫她夾了幾塊,小孩總是貪心的,希望多吃一點

  他問我:大家都會留給我嗎? 以前的我不懂,會回答:會會會,你喜歡就留給你

 

 看完書我有個啟發:我改口說,你喜歡吃這個菜,這菜很好吃,那你要跟大家分享,

  大家也會吃到好吃的菜,大家都會很開心,下次也會留好吃的菜給你(她欣然接受...)

  (PS.千萬不能到最後讓孩子以為媽媽喜歡吃剩菜...)

 

*不要取笑孩子,或故意說他是笨小孩或壞小孩(一直貼負面標籤),這會變成一種暗示催眠,

  應該要正向說話,例如你很棒,要是哪部分做的更好,就更棒了~

 

*少用大人的姿態指著小孩的鼻子,劈哩啪啦說教,跟小孩溝通建議蹲下跟他同身高好好溝通~

 

*不要老是叫孩子"要小心""要注意"之類的,不如直教告訴他方法

  例如:正在爬樹,你說小心不要跌下來,還不如說請踩好那根樹枝,再把手抓上面...

 

*在大學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,恰巧是成長中完全聽從父母,沒有反抗過的孩子,他們的自我沒有在成長中建立起來,只有在離家上大學才補上這一課.

 

 *尊重孩子,不要動不動嚇唬孩子不乖被警察抓走,被壞人抓走,因為這本來就不是事實~

 

 

*"不身體上的優勢"戲弄孩子或跟孩子開玩笑,例如假裝把東西拿高讓小孩拿不到...

 

*生氣大聲斥罵孩子或打孩子時,請想想,你是為了"發洩情緒"還是為了"'管教孩子..."

 

 


我的一些哄小孩的一些有的沒的

1.記得有段時期小孩根本耐不住性子讓我把他們牙齒刷完,那時我就會放一首歌當刷牙歌,歌唱完才算刷完

  (也許從小就可以這樣做)

2.小孩漱口常會沒啥勁,我就會說:啊,蛀蟲的寶寶被你吐出來了or唉呦蛀蟲的阿公也被你趕出來了...

或者蛀蟲的麵包被你吐出來了..最後連老虎 獅子...動物都可以搬出來用...

 

 

3.讓孩子了解,大人也不是什麼都很厲害(例如吃藥),我吃藥時,我會故意裝做有點害怕,但因為我要勇敢,為了讓  病趕快好,必須要勉強自己,會故意讓孩子幫我安慰打氣(其實相對的也在幫他們自己打氣...)

 


 

 

因為閱讀的書一直在累積,自己的想法也會更新

所以要是之後想到再寫續集...^^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ubucat33 的頭像
    bubucat33

    兩個寶貝 一隻貓

    bubucat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