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我是個有點健忘的媽咪,或者說,寶寶還沒那麼大,也記不到太遠,

所以我看還是看到一些好文就把它記錄下來,這樣比較不會忘記,又可跟朋友分享一下,

以下是看雜誌寶寶選玩具的重點,

當然,不是都要花錢買,重點在於藉著玩具及生活周遭的用品去啟發寶貝囉^^

 

寶寶選購玩具重點

 

一.  出生到六個月大:新生兒視力較模糊所以具有聲光效果的玩具寶寶較有反應

推薦:

1.懸吊玩具:可以讓寶寶注視.聆聽音樂

2.可以擠壓或吸吮的玩具:透過手的抓握及嘴的吸吮 

    促進對身體感官的認知.

3.軟質玩具或球

4.嬰兒鏡子

 

二.  七個月大到一歲:寶寶視力發展穩定適合顏色鮮明的玩具

        到一歲寶寶已能扶著走兩隻手抓物品的動作也越來越成熟.

        透過拿玩具準確放進洞中學習有效使用手部認知能力從原本的認識''

       自己身體轉為駕馭身體以及認知外界事物的關係

 

推薦:  

1.球:學習用手的力量把球推出去並移動身體爬向球,眼球動作及

       身體大動作肌肉全部參與.  

2.杯子或漂浮玩具:孩子可能將杯子翻倒,讓裡面的東西掉出來,

   或搖杯子讓杯子發出聲音

3.不同大小的軟積木:練習抓握能力訓練前三指抓握,及兩手指間拿

  取小積木搭配將積木放入杯內訓練手眼協調.

 

:一歲到一歲半:豐富的遊戲經驗可幫助肌肉發展且讓協調能力成熟

    此階段移動能力增強.可邊走邊玩,玩法也多元

    也開始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,可以多利用親子遊戲方式

    鼓勵小朋友透過玩去學習到不同操作方式

 

  推薦:

  1.推拉玩具:讓連習走路的小朋友樂於走路.有助支體力氣加強.

  2.厚的硬板書.布書或塑膠書:練習讓小朋友翻閱,促進手部精細動作

  3.車子:小男生熱衷的玩具

  4.蠟筆:練習抓握能力,蠟筆與紙張的摩擦有助於訓練手部肌肉,

      也可試著讓幼兒學習家長畫出直線.

  5.堆疊.套和玩具:增加手部穩定及手眼協調.

 

:一歲半到兩歲:肌耐力增加玩一個遊戲的時間逐漸拉長

     使在遊戲中學習更多經驗有助智力發展.家長不要急著指導孩子怎麼玩

     而是在必要時候給予提示此外觀察模仿大人能力增加

     也更快累積他們的基本認知與遊戲能力

 

推薦:

1.洋娃蛙:認識五官,模仿大人行為,如親她抱他,有助日後社交能力培養

2.敲打玩具:有助聽覺能力的訓練

3.錄音機;讓孩子樂於模擬各種不同聲音,易得到成就感

4.分類和穿線玩具:分類顏色和形狀,手眼協調及雙手空間操作的技巧更厲害

 

:兩歲到兩歲半:觀察(聽覺.視覺上)模仿能力越來越好

      開始從事想像遊戲同時樂於建構遊戲(如積木/黏土/堆沙/穿線/畫畫)

      創造力不斷萌發

 

推薦:

1.顏料.水彩.剪刀

2.積木

3.模型汽車/模型

4.大塊拼圖

 

:三歲半到五歲:創造力不停湧現使遊戲內涵更豐富

     如把積木當火車開動著對裝扮遊戲越來越熱衷

     將自己化身在故事中的角色,這些遊戲都有益

    孩子正在茁壯的抽象符號能力(如數字概念)

 

推薦:

1.積木

2.字母/數字或圖畫的磁鐵板或絨布板

3.扮演遊戲

4.運動玩具

5.圖畫書

6.放大鏡或望遠鏡

 

以上重點摘錄於Baby life 2009/4月號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ubucat33 的頭像
    bubucat33

    兩個寶貝 一隻貓

    bubucat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